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91723.22 億元,同比增長2.3%。大部分指標較前期都有所改善,其中,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前三季度增加值 28953.65 億元,同比增長3.4%,增速比1—8月加快0.3 個百分點,扭轉自 4 月以來回落態勢。(來源:廣東省統計局)
綜合來看,前三季度,廣東省經濟整體呈現企穩回升、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那在相關經濟數據發布之后,對鋼市發展又有何影響?鋼市心態又將如何變化?筆者將從建筑鋼材入手,對影響廣東省鋼市各方因素作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一、廣東建筑鋼材市場情況簡介
2022年以來,地產行業持續下行,疫情反反復復,連帶鋼材整體需求明顯萎縮,國內建筑鋼材價格整體維持低位運行。
就今年年內廣東省建筑鋼材市場情況來看,由于房地產行業低迷,導致市場需求有較明顯萎縮,鋼廠方面因需求不佳、利潤收縮明顯,區內多數短流程鋼廠選擇不飽和生產以減少虧損,因此廣東省建筑鋼材市場在今年年內基本維持供需雙弱的基本面格局。
二、有利因素
1、各項穩經濟政策措施接續發力:今年以來,面對超預期利空因素的影響,穩經濟政策和接續措施及時出臺,宏觀政策實施力度持續加大,效果明顯,后續經濟增長的基礎有望得到鞏固。經濟恢復即可有效解決當下鋼市資金緊張問題,或對鋼價回升有一定支撐力。
2、金融措施出臺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其中涉及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積極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積極配合做好受困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階段性調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等6方面,共16條具體措施。(來源:財聯社)相關措施若能有效落地,地產行業發展現狀將能得到相應改善,建筑鋼材消費量也勢必會隨之釋放,市場對鋼材預期也將加強。
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進一步優化:11月1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相關措施。疫情三年來,對國內經濟發展造成了明顯的阻礙,同時也干擾了鋼材市場的正常交易及運行,防控措施優化,則在中長期內會提升經濟運行活力,也將有利于鋼市的正常發展。
4、省內建筑鋼材供需矛盾緩解:如前所述,在下游行業鋼材消費能力減弱的情況下,市場參與者采取相應措施以應對這一現狀,如生產企業自發減產,貿易商則降低庫存量,同時外省資源也減少發貨量(年同比),因此當下廣東省建筑鋼材基本面尚能維持供需相對平衡的格局,當下庫存水平也明顯低于往年同期,風險相對較小。
三、不利因素
1、經濟增長動能持續減弱:為應對居高不下的通脹水平,美聯儲連續多次加息,歐洲央行開啟加息通道,多數經濟體也在資本外流和通脹高企的雙重壓力下陸續加息。
美國10月未季調CPI同比升7.7%,預期升8%,前值升8.2%,該值低于預期,或會暫時利多商品,但從中長期來看,全球經濟也存在由“脹”轉向“滯”的衰退風險。
2、省內疫情發展形勢嚴峻:目前廣東省尤其是廣州市新冠疫情新增病例仍在攀升階段,對鋼材方面影響較明顯:工程項目或暫停施工或放緩施工節奏、物流運輸方面受阻較大效率隨之降低、倉庫提貨難度加大。
整體來說疫情對本地建筑鋼材正常運行與交易均造成了一定的干擾,同時日益攀升的新增人數,也對市場參與者的心態造成了相對明顯的負反饋。
3、北材南下增加市場壓力:據Mysteel調研,11月份北方螺線資源計劃南發廣東約30萬噸,月環比增長約15萬噸,就今年實際情況來看,廣東市場對建筑鋼材消化能力明顯減弱,因此后續北材南下將會對廣東建筑鋼材市場造成一定壓力。
綜合來看,廣東省經濟運行企穩回升,相關數據及宏觀面政策或對省內鋼市心態有一定提振作用,但政策落地需要時間,加上本地疫情、北材南下等因素影響,廣東省鋼市具體走勢仍需審慎觀望。
1
滬銅美元指數下跌 滬鋅社會庫存出現下降 2022-11-15
2
11月14日生意社銅基準價為68605.00元/噸 2022-11-14
3
少數成交均為剛需 電解銅維持清淡走勢 2022-11-10
4
2025年全球銅供需將重回緊缺狀態 2022-11-10
5
基本面為銅價提供支撐 保持偏緊格局 2022-11-03
6
外圍流動性收緊 預計銅價漲幅有限 20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