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10月28日消息:周五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期銅下跌,因多頭平倉拋售;美元走強,且頭號金屬消費國中國報告更多新冠病例,令人擔憂需求前景。
截至格林尼治1600,LME三個月期銅下跌2.8%,報每噸7,550.5美元。
周線圖上,期銅下跌85.5美元或1.12%。作為對比,上周上漲145.5美元或1.94%,主要因為市場期待美聯儲放慢加息步伐。
10月份迄今期銅上漲9.5美元或0.13%,如果能保持這一漲幅到月底,將會結束此前連續六個月下跌的走勢。作為對比,9月份期銅下跌288美元或3.68%。第三季度下跌724.5美元或8.77%,連續第二個季度收出陰線。
銅通常被視為全球經濟晴雨表。今年迄今期銅下跌22.3%,較3月初創下的歷史峰值10,845美元低了30.4%,因為自3月份以來美聯儲為首的央行積極加息,加劇了人們對全球經濟衰退以及商品需求受損的憂慮。盡管目前的銅價仍然遠高于過去十年大部分時間的價位。
周五美國公布的消費者支出數據強勁,強化了市場對美聯儲有望再次大幅加息的預期,導致銅和其他基本金屬擴大跌幅。
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奧勒?漢森表示,那些在本周初假突破行情中入市的多頭正在平倉出 局,現在市場在等待下一步走向的明確跡象。目前LME期銅已經跌破7,580美元左右的21日移動均線的支撐,下跌目標可能延伸到7,350美元以下。由于中 國 經 濟復蘇的前景繼續被推遲,所以需求的不確定性也繼續延長。
高盛公司分析師曾表示,推動美元走強的驅動因素,如中國房 地 產和歐洲工業疲軟,也是導致金屬終端需求面臨微觀逆風的驅動因素。這些不利因素將繼續壓制金屬走勢,直到美聯儲結束其緊縮周期。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10月19日表示,2022年全球銅市將出現約32.5萬噸的供應缺口,2023年將轉為供應過剩15.5萬噸。
中國周五報告了新增病例人數增長,從武漢到西寧等城市在加強疫情封控措施。分析師稱,疫情繼續打壓市場人氣。
美元走強也帶來壓力,因為美元定價的金屬對使用其他貨幣的買家來說更貴。
周五期鉛一枝獨秀,因為彭博商品指數表示將把鉛納入其基準指數。在彭博社宣布在2023年將鉛納入其商品指數后,三個月期鉛一度上漲8.3%。收盤報每噸1,987美元,仍上漲6.5%。
其他金屬的收盤情況包括,LME鋁下跌2.9%,報每噸2,220.50美元;鎳下跌1.5%,報每噸22,055美元;鋅下跌4.4%,報每噸2,814美元;錫下跌4%,報每噸17,940美元。
1
生意社:11月8日LME基本金屬注銷倉單 2022-11-09
2
生意社:11月8日LME基本金屬庫存統計 2022-11-09
3
11月8日LME金屬綜述 2022-11-09
4
白銀集團與力拓集團簽訂進口5-8萬噸銅精礦框架協議 2022-11-08
5
生意社:庫存低位 11月7日銅價小幅上漲 2022-11-07
6
生意社:本周銅價小幅上漲(10.31-11.4) 2022-11-04